随着气温回升,小麦陆续迈入返青期,各个主产区都紧紧抓住这一关键时节,积极做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工作。在河南,相关部门组织了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,将增产技术切实落到实处。比如在周口郸城县,技术人员悉心指导种植户追施返青肥,以此推动苗情朝着更好的方向转化升级。山东有着6000多万亩冬小麦,目前也陆续返青。在聊城冠县,当地组织农户借助植保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,为粮食的稳产增产提供有力保障。安徽有4300多万亩小麦进入了促弱转壮的关键时期,今年当地大力推广使用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等新设备、新技术,能够实时生成苗情监测图,为实现节水节肥增产提供科学依据。面对入冬以来降水偏少的状况,连日来,江苏多地的水库纷纷开闸放水,以保障春灌用水,同时做好技术指导工作,实现精准施肥和节水灌溉。

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,是新一年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。在广东、广西等地,早稻已经开启育秧工作。今年,广东进一步加大了集中化育秧的推广力度,全省新增投入了70个集中育秧中心,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。在我国西北地区,甘肃、宁夏等地的农业部门积极行动起来,对化肥、农药、种子等各类农资进行合理调配,全力确保春耕期间农资供给的稳定。湖南多地则着重强化农机服务,位于洞庭湖区的沅江组织了多支农机维修服务队,指导农户对各类农机具进行保养、调试和检修,同时还推出了补贴政策,助力农户进行农机以旧换新。